关注若羌微信平台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走进若羌>自然资源>详细内容

中国和田黄玉故乡--若羌

来源:县委宣传部 作者: 浏览次数:647
【字体: 收藏 打印文章

第一节 若羌概况

若羌县地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,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,东经86°45′-93°45′,北纬36°-41°23′。西接且末,北邻尉犁县及鄯善县和哈密市,东与甘肃省、青海省交界,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。县境东西宽570公里,南北长580公里,距乌鲁木齐市908公里,距库尔勒市444公里,是内地进入新疆的重要门户,战略地位十分重要。
若羌县行政面积20.23万平方公里,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县,相当于三个爱尔兰,近似十个科威特的面积,约相当于2个浙江省或2个江苏省的面积。 截止到2012年底,全县总人口62160人,主要由维、汉、回、东乡等19个民族组成,少数民族占41.73%,汉族占58.27%。
若羌县隶属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(简称新疆)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(简称巴州)。全县辖两个管委会、四镇、四乡、一团场,即祁曼管委会、罗布泊管委会、若羌镇、依吞布拉克镇、罗布泊镇、瓦石峡镇、铁干里克乡、吾塔木乡、铁木里克乡、祁曼塔格乡、农二师36团。
若羌县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曾经是多种文化交流、互化、传播的孔道,又一度是最开放的地域之一。若羌县境内共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,自治区级保护单位5处,分布着楼兰古城遗址、米兰古城遗址、小河墓地、神秘的罗布泊,素有“历史文化长廊”的美称。
若羌县光热资源丰富,地处欧亚大陆腹地,塔里木盆地东部,属典型的暖温带荒漠干旱气候,是世界同纬度最干旱地区之一,冬季寒冷少雪,夏季酷热少雨,风大尘多,日温差悬殊,近十年来年平均气温12℃,夏季35℃以上高温日多达65天,年平均降水量31.2毫米,年平均蒸发量2902毫米,无霜期198.7天,是开发高档特色林果产品的理想之地,若羌红枣、甜瓜享誉全国。
若羌县矿产资源富集,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51种(亚种),主要有钾盐、铜、铅、锌、镍、钨、锡、金等,特别是钾盐已具备成为世界级钾盐生产基地的资源潜力,坡北镍矿资源储量在新疆乃至全国所处的地位都十分突出,被誉为新疆的“聚宝盆”。
若羌县奇异的自然景观数不胜数,风光旖旎变幻莫测的魔鬼谷,中外罕见的高山阴阳湖泊—鲸鱼湖,三泉一线的高原沙子泉,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,海拔超过4000米的世界最高的库木库里沙漠,举世闻名的罗布泊,扑朔迷离的雅丹地貌等,既是极好的旅游资源,又有极大的科研价值;横亘荒漠绵延百余公里的天然绿色走廊,全国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动植物王国—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全国唯一的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等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,成为人们向往之地。

第二节 国之瑰宝—若羌和田黄玉

我国被世人称为“玉石之国”、“玉器之邦”。和阗玉是中国玉的精品,古人奉为宝物,称之为真玉。今人视为国宝,推为“国石”。中外专家学者非常崇拜,誉为世界软玉之冠。
若羌黄玉,是指黄色的和田玉。“玉,石之美者”。《本草纲目》 记载:玉有润心肺、养五脏、柔盘强骨、利血脉等功效。黄玉作为新疆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,晶莹剔透、柔和如脂,质地细腻、滋润,以色黄正而骄,润如脂者使其身价不匪,它稀有罕见,是玉中的珍品。
黄玉是极为珍贵的软玉品种。明代高濂在《遵生八笺》中就有“玉以甘黄为上,羊脂次之;黄为中色,且不易得,以白为偏色,时亦有之,故而令人贱黄而贵白,以见少也……”这无疑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上等黄玉出产较少,身价在羊脂白玉之上。色泽纯正的黄玉是玉材中最名贵的一种,材料极其难得。在清代,由于黄玉为“皇”谐音,又极稀少,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。
黄玉温润、细腻,其声若金磐之余音,绝而复起残声远沉,徐徐方尽。他最具中国文化,像一位世家王子,翩然而处变不惊。他成熟内敛,不事声张,谦虚和顺的外表之下,充满生气却又那么坚定不移。无论在秦歌汉赋还是唐诗宋词中,他都那般光艳照人,从未在光阴更替中失色。
黄色似金,大地的颜色,火焰的光彩,被佛教和帝王们视为神圣的颜色。黄玉除独有的庄严华贵的色泽外,在我国古代,黄色代表王者之色,并为宗教所用,有崇高、华贵、威严、神秘之感。黄色被认为是阳光和大地之色。如后汉刘熙的《释名》:“黄,晃也,犹晃晃,像日光色也。”东汉的经学家、文字学家许慎《说文》:“黄,土之色也。”象征着能使万物生长的阳光和土地,受到人们的崇尚。黄色与黄金同色,又让我们想到“古来金玉系良缘”之说,黄玉似乎融合了金与玉的天性,使其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更深的文化底蕴。
黄玉硬度大,达到6.5,质地细腻,韧性强,具有典型的油脂光泽,精光内蕴。通俗地说,就是要像鸡油,油油的,糯糯的,酥酥的。
黄皮沁籽料能称为黄玉的必须是里面的肉质也被沁色为黄色,内外色一致,不露白、黄色不是由外向内变淡的才能称为黄玉。否则就是黄皮籽玉。
一般而言,黄皮沁籽料的黄玉较为常见,黄玉原生籽料则稀少得多。两者的区别在于硬度和皮色。黄皮沁籽料的硬度要远低于黄玉原生料,也低于一般的仔料。黄玉原生籽料除了玉质是黄色之外多半带褐色皮或红皮,而黄皮沁籽料的黄玉则内外色调统一均为黄皮色。
黄玉产于新疆昆仑山、阿尔金山一带的若羌、且末地区,极为稀少,产出块度也较小, 和田黄玉主要有淡黄、甘黄至黄闪绿色。黄玉的颜色一般比较淡,黄色鲜艳,浓艳的极为罕见,优质黄玉价值高于羊脂白玉。

第三节 古“玉石之路”

大家都知道举世闻名的“丝绸之路”,这条路沟通了中国和中亚、西亚和欧洲,成为中西方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。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,中外商人在“丝绸之路”上来来往往,伴着声声驼铃,将绚丽、精美的中国丝绸带到了西方……
然而,很多人并不知道在“丝绸之路”之前还有一条更古老的路——“玉石之路”。考古工作者证实,“丝绸之路”的形成和发展只有1600多年的历史。由此证明,我国古代边疆和中原、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和商贸交流的第一媒介既不是丝绸,也不是瓷器和茶叶,而是和阗玉。和阗玉打开了我国边疆云中原、东方与西方交流的运输通道,在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丝绸。“丝绸之路”是借“玉石之路”这一古老的通道发展起来的,而和阗玉就是通过这条路源源不断的向东西两个方向输出。因此说和阗玉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开路先锋。
考古学家发现,古“玉石之路”往东的路线分南北两条。北路由和田出发经叶城、莎车、英吉沙、喀什、库车、阿克苏、轮台、吐鲁番到敦煌;南路由和田经民丰、且末、若羌、米兰、罗布泊、楼兰、敦煌、安西到玉门,再由玉门到安阳河山西南部、河南西部传播。往西的路线也有两条:从和田出发,经喀布尔、依斯法汉、巴格达向西到伊朗、地中海沿岸;另一条路线在它的北边,经巴尔夫、德黑兰,向西北到达里海、黑海沿岸,直到伊斯坦布尔。
“玉石之路”从新石器时代开始,直到清代。在6000多年的岁月中,各国商人通过“玉石之路”将和阗玉传入中国各地以及中亚和欧洲,使和阗玉驰名中外。“玉石之路”不仅为后继的“丝绸之路”开辟了道路,而且在传播东西方文化和艺术,沟通东西方经济、科技文化交流中,不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
若羌是古“玉石之路”的发祥地之一,它作为和田黄玉的主产地,有著名的黄口料矿,对古“玉石之路”的行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。今天的黄玉故乡—若羌出产黄玉像大地的精灵深深地镶嵌在气势磅礴的昆仑上上。

第四节 黄玉的种类

和田黄玉玉种按传统观念理解,可以分为原生和田黄玉和次生和田黄玉,次生和田黄玉又可分为:山流水和田黄玉,籽料和田黄玉,戈壁和田黄玉,原生和田黄玉专指山料和田黄玉,包括黄口料等,而真正体现和田黄玉名贵和稀有的是“熟透了”的和田黄玉籽料。和田黄玉的体积越大,纯度越高,色度越正,其收藏价值也就越高。
黄玉基质为白玉,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。根据色度变化可分为:板栗黄、老酒黄、蜜蜡黄、秋梨黄、皇帝黄、桂花黄、鸡蛋黄、虎皮黄、蟹黄、黄花黄、米黄、葵花黄、黄杨黄、奶油黄、橘黄、象牙黄、金黄、姜黄、雪梨黄、土黄、浅黄、深黄等,而传统观念最能体现和田黄玉的玉色是板栗黄、老酒黄、秋梨黄、蜜蜡黄、皇帝黄。